公司医学伦理学科发展步入全国特色学科行列,彰显社会效能
.
发布时间:2016-12-02   信息来源:  动态浏览次数:106

    近年来,公司医学伦理学科发展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逐步步入全国特色学科行列,彰显社会效能。

    参与公共政策咨询,建言献策

    2016311日,医学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陈旻副教授受邀参加“改善伦理审查委员会工作的国际高级研讨圆桌会议”,与原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委员会委员胡庆澧教授,全球卫生行动副教务长Ezekiel J.Emanuel教授,中国著名生命伦理学专家邱仁宗教授,卫计委公共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翟晓梅教授,及新加坡、香港等2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改善我国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工作,为提高伦理审查工作的质量向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建议,发挥社会职能。

    2016年11月6-7日,首届亚洲基因组伦理学对话会(ICG-11卫星会)在深圳国家基因库拉开帷幕,来自新加坡、韩国、菲律宾、孟加拉、老挝、巴基斯坦和沙特阿拉伯,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共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30多位伦理专家展开热烈讨论。公司陈旻副教授为受邀专家之一。
    全国及亚洲学术会议绽放学术智慧

    2016年10月19日-23日,第七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苏州举行,公司陈旻副教授、莫楠博士受邀参会并分别做专题报告。陈旻在会上先后做了《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伦理自律》、《国际及美国有关研究伦理规则的修改及其对我国的意义》和《实例解析临床研究伦理审查要素》的专题报告,先后2次担任会议主持和点评。莫楠博士在会上做了《人之常情医之常情——医员工道德情感教育探析》的专题报告。两位代表的报告发言得到专家、同仁的充分肯定。

    2015年2月陈旻受邀参加“2015亚洲生命伦理论坛”学术会议,其英文论文“Regulatory Legitimacy of Stem Cell Treatment”(干细胞治疗管理规范的合理性)受大会高度重视,大会宣读交流,萌现亚洲影响力。

    全国学会任职

    201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会中增补了陈旻副教授为全国理事,同时担任全国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筹备组组长,开展全国青委筹建工作。

    同年,陈旻被核心期刊《中国医学伦理学》聘为青年编委,开展审稿、同行评鉴等工作。《中国医学伦理学》收入公司认定的二级核心期刊目录。
    与时俱进,参与“人卫临床助手”客户端开发

    人卫临床助手是人民卫生出版社旗下临床决策辅助系统的应用客户端,充分考虑到中国医生的实际工作场景,构建了临床决策思维知识框架,设计了疾病知识、典型病例、医疗损害防范、医患沟通、伦理决策思维、医疗法律法规等知识模块,及心电图、临床检验、医学计算器、医学词典等便捷实用的小工具,全方位辅助及支持中国临床医生做出恰当适宜决策。

    中国工程院秦伯益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经理曾益新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邱贵兴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主任林东昕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同仁医院原经理韩德民院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宋树立副司长等人于2016年10月开启上线仪式!

     公司陈旻副教授承担该全国重大工程中的“伦理决策思维”知识模块的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