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医大人文学院举办实践教学基地团队CBT连续培训项目第三次集训
.
发布时间:2019-07-17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动态浏览次数:268




2019年7月12日-7月14日,williamhill中文官网人文学院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共同举办的实践教学基地团队认知行为治疗连续培训在福州举办第三次集训,来自全省7所医院、5所中小学、2所大专院校的36名实践教学基地教师参加了第三次集训。

认知行为治疗(CBT)具有短程、有效、可靠的心理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最受认可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在骄阳似火的夏日,williamhill中文官网人文学院邀请到了国内认知行为治疗的领头羊——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专家团队来带领2018-2020四期的连续培训,本次集训邀请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的乔慧芬主任、关承斌主任担任授课教师,在简短的开班式上,williamhill中文官网人文学院林贤浩经理、谭卫华副经理对远道而来的专家教师团队表示欢迎,感谢专家在福州最冷和最热的时节抽出宝贵时间到福州来授课。




实践教学基地团队CBT连续培训项目对学员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仅在选拔学员时层层筛选,在四次集训间隙中学员也必须要完成个案报告和网络小组学习,在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两次集训中,学员们系统学习了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回到各自单位后迅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日常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中,个案报告作业结构完整,对认知行为治疗的遵循度高,病史详细、个案概念化有理有据,也在治疗中使用了行为激活、认知重建等技术,学员素质受到了授课教师的一致认可。  

从第三次集训开始正式进入了专病主题的授课,本次集训针对惊恐障碍、社交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特定恐惧症和强迫障碍这五种临床常见病进行重点授课,授课教师不仅细致讲解了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也使用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对心理障碍的机制进行分析,并把治疗技术拆解成步骤,逐一进行讲解、示范和演练。



(乔慧芬主任讲解惊恐障碍的CBT治疗)

  

本次集训涉及的焦虑障碍谱系和强迫障碍,发病率高、对工作生活影响大、以往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在临床实践中,认知行为治疗渐渐显示出对此类心理障碍的突出疗效,跻身一线治疗方案之列。虽然大部分学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见到这几类心理障碍,但也在听课时深深钦佩授课专家丰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将课堂收获与自己曾经接触过的病例相互对照,觉察到不少之前日常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中的盲点。




(关承斌主任和乔慧芬主任在进行治疗示范)




(张书帏老师在讲解强迫障碍的CBT治疗)

  

在这几类焦虑障碍和强迫障碍中症状有重叠,背后的认知行为机制各有差别,给诊断和心理治疗带来不小的难度,早晨的理论讲解过后,下午的实操部分由答疑、教师演示、学员三人小组练习组成。在教师演示中,一名教师扮演求助者,一名教师扮演治疗师,向学员更加清晰地展示个案概念化的过程、技术使用的时机、技术的操作流程。在下午的分组练习中,采用了中德班传统的三人小组模式,即一位扮演治疗师,一位扮演来访者,一位担任观察者,每一个人轮流担任这三个角色,并向治疗师提供反馈信息。学员们案例经验丰富,都能够迅速挑选出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症和强迫症的案例进行演练,并尝试使用行为功能分析来理解来访者的问题,授课教师对学员的疑问进行一一解答。



(乔慧芬主任在演示惊恐障碍的内感受性暴露)



(关承斌主任演示使用饼图技术对广泛性焦虑患者进行认知重建)



(张书帏老师演示ERP技术的心理教育与动机激发)

  

晚餐过后,学习热情胜过了一天的疲劳,在12日和13日的晚间举办两场的团体督导,由williamhill中文官网老员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周瑶瑶老师和龙岩市第三医院的潘其郎医生分享了两例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个案,分别由乔慧芬主任和关承斌主任主持。两位学员分别都对自己的个案投入了很多的反思,但是仍然存在相当多的困惑,在案例报告之后,引发了在场学员们的热烈讨论,给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而乔慧芬主任和关承斌主任分别指出了两个案例中都有诊断上不同思考,让两位学员恍然大悟,有拨云见日之感。



(关承斌主任在主持团体督导)


人类的心智世界复杂而瑰奇,大脑决定了我们的认知和行为,而认知和行为又反过来塑造和改变大脑;一方面治疗师通过知识和技能帮助来访者,而来访者身上的智慧和勇气反过来鼓励了治疗师;这种相互作用也同样出现在课堂上,如同第一次集训时乔慧芬主任所说,好的教师和好的学员总是相互激励的,虽然心理治疗之路困难重重,但随着连续培训的一次又一次开展,认知行为治疗的种子已经在福建种下,我们会慢慢等待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