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嘉南药理大学余元杰教授来访——第16期“至善学术讲坛”简讯
.
发布时间:2019-11-01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动态浏览次数:246

为进一步拓展人文学院各学科专业人员知识技能的广度和深度,促进行业相关领域专家的学术交流,人文学院邀请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社会工作系余元杰教授主持“至善学术讲坛”第16讲学术交流活动。

10月29日,余元杰教授做了主题为“台湾长照2.0简介”的讲座。首先,余教授首先指出我国台湾地区于2018年进入高龄社会,老年人口比率将达14.5%;2026年迈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口比率将达20.6%,2061年老年人口比例将升高至38.9%,在此背景下需要长期照顾的人员也不断随之提升。为了因应这一问题,台湾地区新时期的长期照顾制度规划2.0版也随之推出。接着余教授分别从“些人可以使用长照?长照服务有哪些?长照需要怎么申请?长照使用服务的费用以及谁来进行照顾资源的链接?”等方面进行了具体丰富而生动的讲解。最后余教授针对长照2.0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让我们对台湾地区的长照制度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余元杰教授在进行讲座

  

余元杰教授与师生互动答疑

  

通过讲座,在场的老师、机构同仁和同学们对台湾地区的长期照护服务有了新的认知,并且针对当前大陆地区已经推行的长期照护险进行参照讨论,并对医务社会工作在开展长期照护服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本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1030日上午,余元杰教授参访了公司社会工作系的实习基地:福州市儿童福利院。余元杰教授首先了解了福州市儿童福利院的基本情况,特别是社工站的服务内容,并与陈建文副经理、就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的儿童福利机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讨论。余教授指出,与大陆地区行政层级分明公办性质的儿童福利机构相比,台湾地区的儿童福利机构有以下几点不同:第一,台湾地区的儿童福利机构由各大宗教团体或慈善团体创办与管理的私立机构,因此公办儿童福利机构的数量十分有限。第二,由于数量上的限制,政府性质的公办儿童福利机构在服务地域上并无特别的限制。第三,大陆地区的公办儿童福利院所服务的大部分院童为严重肢体残疾或身心障碍儿童,但台湾地区的私立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大部分则为面临家庭危机、离家出走、无监护人、无抚养人等问题的身心正常的儿童或青少年。

余元杰教授在介绍台湾地区儿童福利机构的情况

  

在两地的儿童福利院的相同点方面上,余教授指出,在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入方面,两地的儿童福利院同样面临着如何引导院童融入社会,改变当前社区对特殊院童的低接受程度的情况。而在社工等专业人才建设方面,两地的儿童福利机构都面临着专业社工高流动率的挑战,可以共同携手解决。在短暂的结构介绍和讨论结束后,余元杰教授在陈建文经理的陪同下参观了机构的社工个案咨询室、小组活动室、阅读室、手工活动室、类家庭生活区、身心障碍儿童集中生活区等,详细了解院童在院内的生活情况。

福州市儿童福利院陈建文副经理向余元杰教授介绍开展的社工项目

  

  

福州市儿童福利院陈建文副经理陪同余元杰教授参观

  

最后,陈建文副经理和余元杰教授就未来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社会工作系的员工来福州地区、到福州市儿童福利院实习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合影留念。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