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人员的抗疫工具箱(二)为情绪命名可以平息风浪
.
发布时间:2020-03-24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动态浏览次数:126

 

 在一些古老的文明中都有这样的传说,每个人的名字都附有神秘的魔力,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的真名告诉别人,一旦告诉了别人,就丧失了自己的控制权。

 无独有偶,在所有情绪管理的心理健康训练上,控制情绪的第一步就是给自己名字命名,神奇的是,当我们深陷负面情绪时,根本不用特意做什么事,一旦给自己的负面情绪命名,大脑中司管恐惧的杏仁核立刻就降低激活的程度。

  

 这个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用,实在是太神奇了。


  


 我们可以来试试看,当我们面对疫情的压力,面对一线工作的压力,无形的情绪排山倒海,但只要花几秒钟,我们就可以完成对这种情绪的命名工作。

 

 第一步:标识情绪

 深深吐一口气,留意你的身体有什么反应,留意你的脑海中涌出来的想法,虽然你的情绪可能很复杂,但你总能找到一个比较确切的词来描述此刻的感受,你觉得用哪个词会比较合适?你喜欢给这种感受起个什么名字呢?

 如果你觉得起名很困难的话,可以尝试回到最基本的五种情绪:愉悦、恐惧、悲伤、愤怒、厌恶,你觉得哪一种基本情绪和你现在的感受最靠近?

 或者你可以创造性地给这种感受起个贴切的名字,如果它介于愤怒和厌恶之间,你可以叫它“厌怒”,如果一种压力性的感受从小就陪伴着你,你也可以叫它“小怪兽”。

  

 第二步:给情绪评个分

 好了,再留意一下,这种感受所伴随的身体反应和脑海中涌出来的想法,我们此时需要给你此刻的情绪打个分,0分代表一点都没有,10分代表最大程度的爆发,那么用几分来代表它会比较恰当呢。

 第三步:记录下来

 比如:焦虑8分

  

 更加神奇的是,如果我们经常这么练习,描述自己情绪的能力就会愈发精准,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都可以从这样的命名练习中获益。

 可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一旦给负面情绪命名,它的力量就大大减弱了?


 其实每个人每个时间段的感受都是独特的,我们可以看看这四根手指,它分别对应着我们一个感受中的四个成分:躯体反应、情绪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当我们陷入压力时每个人的反应就像这四个手指,有长有短,比如同样是面对疫情后复工的压力,小王的情绪反应特别突出,他就只是站在原地,头脑一片空白;小张的躯体反应特别突出,他不觉得自己紧张,但却是一趟一趟地上洗手间;小刘的认知反应特别突出,她特别喜欢抓住别人一个接一个地抛出问题;而小林的行为反应特别明显,她行动力特别强,囤积了大量的口罩和防护工具,把自己武装到了牙齿。

 这种感受模式虽然人和人不同,但是在一个人身上可能是相对固定的,在小时候我们考数学时会有这一组感受,大学时我们上台演讲也会有这一组感受,工作后我们面对疫情也会出现同样的一组感受,这给我们的命名提供了可能性。

  

 我们从三方面解释为什么给感受命名可以降低它的破坏力。

 第一,给情绪命名让我们知道了:我的情绪不是我。

情绪破坏力最大的时候,是我们深深相信这个感受和我们自己融合在一起,它牢牢依附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失去控制,动弹不得。而对情绪的命名让我们有了一个机会退后一步,体验这种感受,端详这种感受,然后去理解和形容它。

 第二,给情绪命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情绪背后的规律。

 这种负面情绪不是像沼泽里潜伏的水怪,无影无形,在你经过时突然扑上来把你拖走,一旦我们能够命名,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它有自己的特征,它有出现的规律,它总是伴随着一些事件,它总是关联着一些想法,为情绪命名后,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可以观察情绪和研究情绪的机会,很快我们就成了研究这个情绪的专家。

 第三,给情绪打分,让我们知道情绪也是有涨有落的。

 有很多人认为抑郁症的患者应该是24小时每一分钟都是心情低落的,但并非如此,就算是最严重的抑郁症患者,每天不同时间段,随着自己做不同的事情,抑郁的情绪也会有涨有落,所以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力也不是所有时间都很强大,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掌握这种涨落的规律,我们很快就能明白不需要去害怕它们,我们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足够坚强的。

  

 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说:“名字算得了什么?我们口中的玫瑰,换个名字依旧芬芳“,确实很多人认为,名字相对于事物的本质来说并不重要,但玫瑰是人可以直接看见的,而人的感受千差万别,是看不到的,面对看不到的对象,把握住它的名字就有完全不一样的意义。情绪不是我们的主人,我们也未必需要去当情绪的主人,情绪只是我们并肩而行的伙伴,给它起个好名字,就是我们认识它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Lieberman, M. D., Eisenberger, N. I., Crockett, M. J., Tom, S. M., Pfeifer, J. H., & Way, B. M. (2007). Putting  Feelings into Words Affect Labeling Disrupts Amygdala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Affective Stimuli. Psychological Science, 18, 42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