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复学返校心理调适问答
.
发布时间:2020-05-06   信息来源:人文学院   动态浏览次数:350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同学们度过了有史以来的“最长寒假”,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各地复工复产稳步推进,近日多所高校也陆续公布了复学时间,而在各高校的分批复学安排中,毕业生由于临近毕业的特殊性,都被安排在了复学返校的第一批次。

 在经历了一个漫长而不平常的假期之后,相信将要完成学业的高校毕业生们对复学返校充满了期待,但是有些同学也免不了会有一些担心或焦虑,下面我们就同学们最可能会遇到的几个问题支个招。


 1.担心第一批复学返校,不知道学校的防疫措施准备得怎么样?这么多人从全国各地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回到学校,会不会感染病毒的风险很高?



 学校复学是国家对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综合分析研判后的审慎决策,经过钟南山、李玉娟、张文宏等专家论证(详见420日教育部召开的学校疫情防控专家报告视频会),应该相信学校始终坚持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学校为迎接员工返校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从防疫物资的准备到员工返校后各个环节的应对演练,都可以从学校的媒体上了解到相关的信息。担心回学校被感染实际上还是疫情应激反应延续的一种表现,是因疫情导致的对环境不安全的一种认知和情绪反应。

 一是要树立“疫情总会战胜,一切回归正常”的科学认知,坦然接受复学。二是接纳并调节焦虑不安的情绪,可以告诉自己,“这些想法和情绪都是压力下人的正常心理反应”,可以采用“安全岛法”自我调节:想象自己身处一个“安全岛”(一个自己感觉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可以在你内心深处,也可以是曾经到过的某处),脑海里可以不断回想自己身处“安全岛”时的心情,想象自己并没在经历痛苦,而是身处在一个保护性的、充满爱意的、安全的地方,负面情绪可逐渐得到缓解。三是仍然要做好必要的自我防护,做到“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多通风、分散坐,错峰吃饭、科学消毒”等,既保护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他人健康负责。


    2.由于受疫情影响,担心不能按时完成实验、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不能顺利毕业,不知怎么办?

 


 应该看到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各高校都已根据国家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了保障员工学习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区分自己担心的问题是“普遍性的”还是“特殊性的”?如果是自己的特殊问题,再问问是“可以解决的”还是“不可解决的”?如果是可以解决的, 问问自己可以做些什么?现在不能做实验我可以在其他哪些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尝试用对待好友的方式和自己进行对话:首先,想象假如你的好友在你面前,当他向你表达他的担忧和压力时,你会和他说些什么话来安慰他、支持他?然后把这些话说给自己听。


    3.考研进入复试,要去外地高校复试,但是受疫情影响一直没有通知复试的时间和方式,心里很着急?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面临类似的问题,这是因为突发的公共危机导致自身现有资源及能力无法应对当下问题而产生的身心状态的失衡,是正常的心理感受和反应。

 一是要相信你不是孤立地面对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会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保持对考研信息的积极关注,并制定计划认真复习有关的课程及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接纳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担忧、焦躁、无力等负面情绪,适度放松,合理宣泄,建立稳定平和的心态。三是要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可以和家人、老师、朋友交流自己的担忧,倾诉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与帮助。如果实在自己无法调节也可以拨打校内外的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的帮助。


    4.疫情期间各种不便,学校又要封闭式管理,马上就要毕业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内心焦虑不安怎么办?

 要认识到既然个人无法改变疫情对就业的消极影响,一味的焦虑不安并不能带来什么积极的结果,最好的应对方式是在接纳现实基础上思考应对策略。

 一是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充足准备,积极争取。疫情期间,毕业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爱好,认真思考未来的择业方向。对于实习和就业中的面试,可以趁这段时间认知梳理自身优势和短板,组织好面试的语言表达。还可以上网找一些企业的面试题库进行练习,或是列举一些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组织答案,模拟应答。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提高正式面试时的信心,帮助应届生做好随时“主动出击”的准备。

 二是与同辈多交流,减轻焦虑感。我们的焦虑部分来源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确定感,与同辈多交流,可以让我们共享了解到的就业相关信息,一起探讨现状寻找解决的办法,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与朋友们互相鼓励,一起克服难关。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感受与压力感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良好的老员工比社会支持不良老员工的抑郁、焦虑显著较少。所以,同辈鼓励所带来的支持感可以降低我们面临的压力和焦虑水平,让我们结伴而行,共同应对不良情绪带来的消极反应。

 三是调整心态,积极应对。良好的心态是帮助应届毕业生度过防疫期的关键。在这个特殊时期,要相信国家和社会的力量,同时更要相信自己。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影响,教育部提出了多项措施,如加强网上就业服务,适当延长择业时间,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照规定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两年等等。社会各方也积极为应届老员工们出谋划策,“线上双选会”、远程视频面试、“无接触招聘”成为了春招各方企业单位的首选。求职毕业生们通过在线申请、远程面试、电子签约即可完成求职和入职的全部流程。所以,让我们调整消极的心态,多关注国家、学校、社会各方企业关于就业的最新信息,相信优秀的自己一定可以拿到心仪的offer的!

  

  

参考资料: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暨南大学员工心理健康指导手册

2.疫情防控江苏省老员工心理健康指导手册

3.四川高校员工复学心理支持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