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小员工中员工在家头晕眼花上网课,幼儿园的宝宝们可以说是最少受停课影响的群体了,可以说是度过了一个超长的假期,也把爸爸妈妈折腾得够呛,随着幼儿园复课的时间慢慢临近,爸爸妈妈们既期盼又担忧。

担忧之一:孩子会不会失去和幼儿园的连接,导致上学后需要重新适应一次?
担忧之二:幼儿园是否真的安全?如果再像刚刚入园时一样,班上同学时不时有生病感冒的,那可是真的会引发所有家长的担心。
担忧之三:孩子在家隔离,精力无处宣泄,晚上不睡觉,早上起不来,生活作息已经乱了。
担忧之四:孩子在家太闹腾,只能祭出动画片大法,孩子沉迷于电子屏幕,开学后怎么办?
要解决这些担忧,我们需要有科学的知识,辅以坚定的决心,有三个理念可以帮助我们的宝宝尽快适应开学的生活。
第一个理念:规则意识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处于规则意识产生的敏感期,最能够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教养方法,就是告诉孩子,规则一旦建立,家庭中的任何人都必须遵守规则,没有谁可以随意打破规则,凌驾于规则之上。比如当父母要离开宝宝去上班时,需要很认真地告诉宝宝,小孩子要上学,大人要上班,这个就是规则,小孩子去幼儿园认认真真听老师上课,就可以得到小红花,大人去上班也要认认真真工作,才能拿到工资,这个就是规则,是大人和孩子都必须遵守的规则,所以当幼儿园复课后,无论孩子多抵触,按时上学,认真听课,就是符合规则的事情。要建立规则意识需要家长言传身教,包括言而有信,包括守时,都是需要家长来示范的。
第二个理念:温和地坚持
有的时候,虽然可能看上去是小事,比如孩子要求迟10分钟睡觉,多看5分钟动画片,但如果这些小事违反了之前约定的规则,那么家长需要意识到这就已经属于是否言而有信的原则问题,对于原则问题,家长需要采用“温和地坚持”这个方法,一方面,温和要求家长不能用粗暴、蛮横的方式控制孩子的行为,需要有好的说话语气和态度,另一方面,家长需要死死守住原则问题,绝不放松。孩子在要求被家长拒绝时,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磨”,或者耍赖,家长需要在这时重申规则,重申说话必须要算话,用温和的语气不断地重复,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耐心有限,只要家长像复读机一样多重复几遍坚持的内容,孩子慢慢就会妥协,用“温和地坚持”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守住这几条规则:上学是每个孩子必须要去做的、需要遵守生活作息、玩乐需要有时间的限制,在坚守原则的同时,又不会伤害孩子的感情。
第三个理念: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潜力
心理学经过对孩子的几十年研究,发现成年人往往低估了孩子的能力,经常在家长眼中,宝宝是脆弱的,不能生活自理的,但是所有孩子生来就是适应环境的高手,在疫情隔离期间,往往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要大大超过成年人和老年人,同样在回归幼儿园之后,虽然有可能前几周会出现不适应的状况,但家长只要保持信心,孩子很快就能重新适应幼儿园的规律生活。另外家长往往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令人烦恼的行为上,可能就忽略了每一个孩子的优势和潜能,孩子适应能力的体现,往往是从自身的优势出发,比如擅长体育的孩子,很快就能在幼儿园中间找到释放能量的乐趣,喜欢音乐和美术的孩子更容易在艺术活动中融入群体,擅长语言和人际交往的孩子可能见到原本的小伙伴就会很开心,家长需要额外去思考和觉察,自己孩子的优势是什么,他们如何在幼儿园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根据以上三个理念,爸爸妈妈们可以设定出一个长期目标和一个短期目标:
短期目标:消除孩子的问题行为,顺利渡过复学适应阶段。
长期目标: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促进孩子的自控力。
在我们实现短期目标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眼睛需要一直盯着长期目标,绝对不能因为太过急于实现短期目标,而伤害长期目标,比如用粗暴的方式进行管教,强行控制孩子的行为,伤害亲子关系,如果这样的话,长期目标就无法实现了,爸爸妈妈需要对“管教”有正确的理解:“今天的管教,是为了明天的无需管教”。
因此在具体操作层面,我们需要根据原则和规则,制订出行为管理的策略:
1.温和地反复和孩子强调,复课后宝宝就必须要去幼儿园上学;
2.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后,哪怕宝宝哭闹,家长依然要坚定离开,相信宝宝经过了入园焦虑,有更强的适应能力了;
3.就算幼儿园内有孩子出现感冒生病,只要基本排除是新冠病毒感染,能够坚定相信这个是正常现象,依然坚持做好防护措施,带孩子去上学;
4.在入园之前就可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如果晚上宝宝太兴奋而睡不着觉,早上就要按照上幼儿园的时间表,准时叫宝宝起床,并尽量避免TA在日间打盹,这样晚上宝宝就容易出现困意;
5.根据《美国儿科学会育儿指南》的推荐时间,每天孩子面对电子屏幕不要超过1小时,避免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广告,如果因为家庭中人手不足无法实施,则在幼儿园复学后,就要完全恢复原本的活动安排;
6.寻找孩子的优势项目,想想孩子玩什么东西的时候停都停不下来?想想孩子最思念幼儿园中的谁?孩子在哪方面相对其他宝宝有独特的优势?进步特别快,甚至超过了大人?爸爸妈妈需要评估这些优势项目,然后多给予鼓励和指导,让孩子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在自己优势的活动上,以此建立和幼儿园的连接。
7.当孩子遇到困难而情绪崩溃时,家长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换位思考,对孩子进行共情,可能每一次孩子都有遇到具体的困难,需要家长的询问与帮助。
8.最后,爸爸妈妈一定需要以身作则,增进自身的修养,做一个有原则、有诚信、有智慧、尊重科学的家长。

虽然疫情严峻,但孩子脸上的笑容就是我们心中的阳光,祝愿宝宝们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能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